卓粵吉兆灣特色小鎮
廣東省發改委上月發出的一紙省級特色小鎮名單公示,不但賦予國家3A級旅游區吉兆灣“養老小鎮”的新銜頭,更為傳統的濱海旅游產業,開辟了一條轉型升級的新路徑。
上世紀90年代便獲評省級旅游區的吉兆灣,本世紀初又接連獲評國家3A級景區、全國“避暑勝地”稱號,是吳川濱海旅游產業的“開山鼻祖”。如今,吳川全力打造粵西首個吳川濱海旅游產業聚集帶,投資規模數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的項目接連搶灘,令這一“開山鼻祖”面臨精準定位、改革創新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任務。
臨吉兆灣眺望大海,風浪激涌。環顧南北龐大的濱海旅游產業群,如何實施供給側改革,打破傳統模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掣肘,成為能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。
傳統濱海旅游業,時間上受掣于行業季節性,空間上受掣于客源地劇烈競爭及產業鏈布局的被動態勢,亟待強大的資源整合力,打破兩大掣肘。
借助特色小鎮這一新型資源融合平臺,攜39.5億元推動吉兆灣養老小鎮建設的廣東卓粵集團,在保留優越濱海旅游景觀資源的基礎上,以海景養老、高端診療、中央商務為核心,引入高等教育、診療終端、養老金融、海灣旅游、健康產業等板塊,多元化主動延伸全產業鏈,近期以3年內搭建資源融合平臺基本框架并配套軟硬件設施,5年內基本建成養老小鎮并實現產業規?;癁槟繕?,遠期以打造全國養老產業開發典范為目標,逐步打破產業體系空間的掣肘及傳統行業季節性的時間掣肘,高效實施供給側改革,破解傳統同質化難題。
同時,借助高鐵、高速公路、濱海旅游公路新機場等重大交通項目快速推進的時代背景,以及交旅互融、養老健康大產業等政策導向,主動承接粵港澳大灣區輻射效應,打破交通、人才、資金、技術等交匯空間的掣肘。
海博會前夕的吉兆灣,2.8平方公里的景區穿梭著休閑小鎮建設者繁忙的身影,原先使用權零散、同質化的數百座休閑別墅及小酒店,其大部分已通過并購、長期租賃的模式,整合為一體,為統一規劃及功能區細化打下良好基礎。來自廣東醫科大學的技術力量將在此開辦健康門診,并參與養老護理。國內綠色農業技術人員已進駐,將打造養老健康食材基地。高端養老社區的逾千個床位正在安置,其中示范房及床位已隨時可對外展示。
通過特色小鎮平臺融合資源,吉兆灣傳統濱海旅游產業正邁向轉型升級之路,不久的將來,將產生脫胎換骨的巨變。
Copyright ? 2016 廣東卓粵投資有限公司 粵ICP備16013174號